海洋生命学院“黄蓝交汇 陆海共护”服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社会实践项目纪实:法护黄河青春行 绘就生态新画卷

发布者:田鑫发布时间:2024-02-26浏览次数:10

2023年秋季学期寒假期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黄蓝交汇 陆海共护”服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博士调研团前往东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一行4实地走访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海洋生命学院党委委员周斌教授带队进行调研,学院在职研究生辅导员胡立君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溯黄河起源,寻生态足迹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区注入渤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乡决口,争大清河道,在山东省东营市入海。黄河年输水500亿立方米,输沙12亿吨,由于黄河入海河海交汇泥沙沉积,在河口处沉积成陆,形成黄河三角洲湿地,新生湿地年均造陆3万亩。1992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景

探母亲河口,晓生态现状

团队成员到达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开展调研工作。临近入海口黄河分散成若干支流,蜿蜒绵长,形成面积广阔的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极具代表性的范例其湿地类型复杂多样,以天然湿地为主,约占湿地总面积86.3%

黄河入海口石雕

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特殊生态环境,为诸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黄河口湿地保护区现已成为多种国家濒危鸟类的主要栖息地。由于季节原因,团队成员暂时无法乘船前往海区因此通过实地博物馆参观调研湿地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哺乳动物25种、两栖动物6爬行动物10鱼类190甲壳类动物224软体动物167环节动物136种。团队成员穿越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站在河堤岸边,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对自然生态保护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团队成员观察湿地鸟群

团队成员参观黄河三角洲湿地博物馆

访河口单位,觅生态良方

团队成员与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与相关负责人开展座谈。围绕主要调研方向,研究院生态室主任董洁进行详细介绍:黄河口地区获批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植物和鸟类保护工作卓有成效,水生生物资源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仍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几年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黄河口三角洲作为黄河冲击形成的新生湿地,其生物多样性较少,湿地整体稳定性较弱,容易受到温度、盐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若想实现黄河口保护区的整体保护,需要陆海兼顾,管理统筹。

团队成员到访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进行座谈

团队成员与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总工程师徐丛亮和副局长付作民全方位、多角度、长跨度介绍黄河口湿地生态演化,强调《黄河保护法》是黄河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和支撑,详细介绍了黄河水文、淡水生境和海水生境选择、优势物种和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影响及黄河科学保护的重要意义。

团队成员到访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进行座谈

徐从亮介绍黄河口陆海湿地生态演化治理实践

团队成员与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相关负责人合影

建长效机制,护生态安全

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深化校地双方单位合作,探讨建立长效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成立博士服务团和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加强校地联动,持续开展科技服务,积极服务东营市黄河口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团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拓展眼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寒假期间,调研团成员紧紧围绕团山东省委社会联络部“法护黄河青春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实地走访调研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相关业务单位,充分了解和学习黄河入海口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挑战,发挥专业特长,提供科技服务,积累实践经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大青年力量!

据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黄蓝交汇 陆海共护”服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博士调研团作为学校唯一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山东省“法护黄河青春行”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团队。团队长期深入黄河口及邻近区域开展现场调查分析、生态问题识别、实验生态研究、保护区管理建议等工作,踏实服务建设,为基于陆海统筹的黄河春季生态水量调度调控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了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低营养级生物的影响过程与机制,开展了黄河口区域海草床退化机制研究并开展了海草床现场修复。团队自2011年起就在黄河口及邻近区域开展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我国典型人工岸段生态化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渤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构建与立体开发模式示范”等科研项目,以及“东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修复项目,并以黄河口区域为研究核心及依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或参与的黄河口保护修复有关成果多次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励。